在最近的一期《7PM in Brooklyn》節目中,NBA傳奇安東尼談起了他在火箭隊的往事,令人深思。他回憶起進入球隊的那一刻,火箭的管理層信誓旦旦地告訴他,他就是那缺失的拼圖。首場季前賽,安托萬努力尋找自己的節奏,嘗試了投籃假動作,結果命中了中距離投籃,現場觀眾卻反應冷淡。這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種錯愕的自豪感,被迫迎合球隊的期待,而不是釋放他個人的潛能。他嘴角的一抹微笑中帶著無奈,他意識到,他的自尊心與職業生涯積累的才華似乎面臨著考驗。
“人們之所以認同我,正是因為我所展現的那些個人特質,尤其是火箭隊,他們對我期望的正是一個能夠背打,吸引防守,並且多樣化得分的球員。”他緩緩說道。在他回歸球隊的第二周,戰術板上赫然寫滿了每場比賽的出手分配,甚至詳盡到快攻和罰球的得分預期,尤其是中距離投籃那一欄——僅限12次或更少。更讓安東尼震驚的是,隊裏唯有他和保羅被認為能出手中距離,然而,他們似乎更希望保羅主導這一片區的得分,因為他的效率更佳。
安東尼面臨著艱難的抉擇,“我曾想,如果保羅投6次,我也應該投6次,結果遠不是這樣。他們希望我接受,我可能得到1或2次的出手機會。”他深吸一口氣,明白自己的角色正在被重新界定。即便目的是為了奪冠,球隊卻似乎不願意利用他所帶來的獨特價值,這種無奈與挫敗感讓他選擇了替補。畢竟,他如果不能回歸最佳狀態,無法在一場比賽中出手10到13次,那又何談真正的貢獻呢?這種對自我價值的重新認識,最終在無形中塑造了他接下來在職業生涯中的復雜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