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於2025賽季發布了第五期裁判評議結果,報道稱存在三起裁判誤判的情況。
在4月1日的晚上,裁判委員會評議組召開視頻會議,專門審查本賽季的第五期評議(20250401期),此次評議涵蓋了來自中甲、中乙聯賽以及全運會女子足球資格賽的九個案例。值得註意的是,此次評議並沒有來自中超俱樂部的申訴,最終評議組確認了三項判例為錯誤或漏判。
本次會議邀請了中足聯代表、中國足協紀檢人員,以及兩名來自社會和媒體界的足球社會監督員參與旁聽。會議通過評議組成員的集體討論與個別意見的相結合,形成了最終結論。以下是評議結果的具體情況:
在中甲聯賽第2輪的一場比賽中,南通支雲對戰石家莊功夫。比賽進行至第48分鐘時,南通支雲的9號球員侵入對方的罰球區,並與石家莊功夫的36號球員發生身體接觸倒地,裁判未對此作出犯規判罰。緊接著在陜西聯合月亮泊對陣定南贛聯的比賽中,比賽進行到第45+1分鐘,陜西聯合月亮泊的任意球傳入對方罰區,是否觸及對方球員的手臂存在爭議,但裁判仍判進球有效,未判罰手球。
此外,陜西聯合月亮泊在第49分鐘進球時,助理裁判則未示意越位,也判該進球有效。相反,在第55分鐘,定南贛聯的進攻中,陜西聯合月亮泊的球員被指手球,但裁判未作出判罰。
在與廣東銘途的對決中,成都蓉城B隊的情況也引發爭議,56分鐘時,廣東銘途球員被判犯規,導致對方獲得點球,而在隨後的進攻中,另外一名球員被判進球有效。再者,女子全運會的比賽中,陜西女足與福建女足的碰撞同樣存在裁判的爭議判罰。
中國足協表示,將持續推行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原則,積極聽取俱樂部的反饋與申訴,並將針對錯漏判的個案進行評議,對公眾關註的典型判例予以公布。同時,對於存在錯誤的裁判員也將實施內部處罰,以確保賽事裁判判罰的統一性與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