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籃球協會主席郭振明在接受央視《籃球公園》采訪時,面對“放楊瀚森去美國,不參加男籃亞洲杯”這個問題,貌似是被問到了一個世紀難題。他的回答,則顯得既不痛快又不完全誠實。
郭振明一開始拿“艱難”和“容易”來混淆視聽,這種回答真是讓人忍不住想笑。他說,球隊在出征亞洲杯前面臨傷病和陣容不整,這樣的“艱難”簡直就像是在掩飾他們自己的無能。傷病?這可不就是每個球隊面臨的正常情況嗎?當籃球打得不好,就把責任推給傷病,這可是一種多麼缺乏擔當的態度。
不過,他倒是明確表達了對楊瀚森去NBA的支持,說他打破了舒適圈,至於是否適合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哎,讓我們先把這個留下來不問。郭振明強調,協會和國家隊的思想是高度統一的,支持有潛力的年輕球員出國發展,聽起來似乎充滿了希望與光明。可現實中,這種“統一”的思想難道不是用來為放棄亞洲杯而編織的美麗謊言?
此外,郭振明把國家隊面臨的挑戰說得那麼高尚,要為運動員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讓他們得到更好的保障。可誰又會想起,實際上比賽在眼前,任何合理的支持似乎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他最後說放眼長遠,並將“小利”放在一邊,只為未來的“大利”,真是一個高尚的理念。不過,這樣的理念是否能讓人感受到實質的改變,恐怕得慢慢觀察。
至於楊瀚森在夏季聯賽的表現,什麼場均10.8分、5籃板、2.6助攻與2.2蓋帽,聽著不錯,但不禁讓人想問,放掉了亞洲杯,這些數據值不值?最終郭振明的話中其實隱藏了很多口水,至於這種口水能否讓中國籃球迎來轉機,恐怕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