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結束的亞冠精英聯賽首輪,令人失望的是,中超三強的戰績堪稱慘淡,三支球隊悉數遭遇失利,而國安在進行人員輪換的情況下,僅收獲了1分。這一切表明,如果中超球隊繼續對亞冠保持冷漠態度,那麼明年的亞冠名額只會更加稀缺,尤其是在日韓球隊實力強大、東南亞勁旅積極引進外援和歸化球員的背景下,競爭力度只會不斷加大。
曾幾何時,中超以金元時代的輝煌在亞洲賽場上發光發熱,曾經對陣日韓球隊還有一絲勝算。如今,失去頂級外援的中超球隊實力上已明顯落後於日韓球隊,主動放棄的態度更是讓從日韓身上拿分的希望變得越來越渺茫。
例如,蓉城在面對輪換多名主力的K聯賽球隊——蔚山HD時,上半場雖然稍占上風,但最終難以翻盤。而海港在主場對戰更換了2名主力的J聯賽球隊神戶勝利船時,雖然下半場換上3名主力,依然無力追趕,最終以0-3告負。更令人失望的是,申花的首發陣容中僅有一名外援,而對陣江原FC時,後者的8名主力均在休息,雙方的“二隊”較量仍以江原的勝出告終。這樣的表現,已充分暴露出中超與日韓球隊之間的巨大差距。
在亞冠改制為跨年度之後,中超球隊在亞冠的表現更是慘不忍睹,尤其是在國內聯賽爭冠期間,對於亞冠的態度選擇放棄,結果便是慘遭日韓球隊全面潰敗。過去三個賽季,中超對日本球隊的對陣成績為4勝2平14負,主場的表現稍微好一點,但仍舊處於絕對劣勢。
面對韓國球隊,中超的表現略顯一絲遜色,雖然戰績上有些許好轉,但是總體上仍在下風,主場的幾場勝利更多是依靠主場之利。而本賽季的形勢看,繼續寄希望於主場的拿分可能依舊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如今,中超在爭奪亞冠名額的競爭中已經面對更強的敵手,比如在外援和歸化球員上處於絕對優勢的泰國和馬來西亞球隊。泰國的武裏南聯本賽季報名外援竟多達15人,其中7名是在夏季轉會窗口引入的新援。而馬來西亞的柔佛DT甚至在外援陣容上達到17人。這一切都讓中超球隊的實力顯得極為單薄。
在這種背景下,東南亞的強隊不僅擁有強大外援陣容,還有各自足協全力配合調整賽程,讓他們在備戰亞冠時可以盡可能地減少國內聯賽的強度。這樣的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卻讓中超三強即便是全力以赴,仍舊難以迎來勝利,何談繼續放棄?
未來中超球隊若不拼盡全力地面對這些東南亞的勁旅,他們的亞冠技術分也將持續被泰國甚至馬來西亞趕超,造成長遠的名額危機。面對即將來臨的關鍵比賽,中超球隊的態度和鬥誌,將成為成敗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