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的新聞讓人不禁想起了那句老話:“當你成為明星,生活的某些部分可謂是為了公眾所犧牲。”姆巴佩的母親法伊紮-拉馬裏近日參加了一場名為“冠軍母親”的圓桌討論會,顯然是想給那些渴望成為公眾人物的家長上上課。與此同時,來為這場活動撐場面的還有巴黎奧運會的遊泳金童馬爾尚的母親席琳-邦內特。看起來,這些母親們的聚會就是為了分享各自的“明星育兒秘籍”了。
席琳回憶起她與法伊紮的首次接觸時,簡直像是在訴說某種神秘的儀式。“我打電話給法伊紮,想知道她是如何應對孩子聲名鵲起的,我們談了一個半小時。”聽上去,仿佛她們是在交換“如何應對明星父母身份”的絕密檔案。
法伊紮自然不甘示弱,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姆巴佩的成長之路。“當年我就提醒過他,名聲的到來並不是輕松的事。姆巴佩從六歲起就不太尋常,這小子總是有些遠大的夢想。”聽著這話,我不禁想問,難道夢大了,難道訓練不刻苦?
而後她提到姆巴佩的個性,似乎她在暗示——“小子,你在場外生活全靠你自己選擇”,是的,實際上他在外面享受的歲月少之又少,都是自己選的。每當她在背後默默支持的時候,恐怕也是在內心感嘆:“孩子,生活對你可真不容易。”
在回憶起2018年世界杯時,法伊紮更是將這種角色拉到了極致,“我,一個人坐在家裏,看著他走在香榭麗舍大道上,仿佛他已飛往了遙不可及的星空。”這表述聽起來真像是在描述一位獨立民謠歌手的成名之路。
最後提到的姆巴佩的弟弟伊桑更是讓人忍俊不禁,“你的姓氏已經被哥哥搶占了,但你仍然有自己的名字。”這話聽著似乎不無道理,畢竟在耀眼的哥哥面前難免會感到壓力重重。然而,至少在他們之間的親情關系上,他們已經找到了共鳴——看,體育之外的紐帶同樣堅固。
總的來說,法伊紮媽的這番言論不僅是對公眾人物生活真實的剖析,也是一種對明星光環下艱辛的反思。不知道聽完這些,其他正在育兒的明星家長們會有什麼新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