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足球的沃土上,關於英格蘭“黃金一代”的討論從未停歇。幾日前,傑拉德發出了他的聲音,批評當年的隊伍,那些年輕的面孔,或許有些自負與幼稚、缺乏團結的精神。隨著歲月更叠,這個話題依舊回蕩在我們的耳邊。在傑拉德的感慨之後,魯尼也在自己的播客裏回應了這一觀點。
傑拉德與魯尼,都是那一代英格蘭球員的代表。他們雖然在國家隊拼搏過,卻未能帶領英格蘭隊在任何大型賽事中挺進半決賽。而或許正是因為他們這一代人未能突破的界限,才讓後來的英格蘭在經歷了漫長的追逐後,迎來了兩次歐洲杯決賽和一次世界杯半決賽的榮耀時刻。
魯尼坦言:“顯然,我們在成就單上空空如也。我不會直接反對傑拉德的話,但他所描述的那種氣氛我也是深有體會的。更衣室裏,確實存在著各路英俊的身影。我們不能輕言如今的英格蘭態度更佳,因為這對於我們曾經的努力是一種不尊重。我們竭盡全力去改變,可惜未能如願。”
他繼續回顧道:“倘若我們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會不會做得更好?理論上是可以的,但事實證明事情並非如此簡單。”而如今的格局大為不同,年輕球員們在季前訓練中增進交流,福登與拉什福德的例子正是這新舊交替的縮影。伴隨著媒體與球員關系的和諧,這一代的英格蘭似乎有了更好的外在印象。
傑拉德曾提到過,他在隊伍中感受到了孤獨,缺乏同伴的支持與聯系。對這一點,魯尼回應道:“讓來自不同俱樂部的球員維護和諧的關系,曾是一個挑戰,但當前的環境似乎順暢得多。我現在與史蒂文之間的交流變得頻繁,大家可以共同享受生活,開懷暢飲。雖然我們當時與貝克漢姆和內維爾等人的關系不至於十分融洽,但毫無疑問,在場上,大家始終奮鬥在一起。”魯尼的話語道出了那段時期的鬥誌,盡管他們未能實現最終的成功,但他們的努力依然值得銘記。
最終,魯尼總結道,雖然他們未能跨越那道鴻溝,彼此在為國家榮譽的拼搏中依舊展現出無盡的精神。這是對過去的反思,也是對未來的期待。